新聞中心

恒勃股份復工防疫手冊
親愛的恒勃股份全體員工:
眾志成城,全民戰疫!為做好公司即將正式復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體員工身體健康,特送上本防疫手冊,請仔細閱讀~
科學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鐘南山2月2日再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對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學的認識,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區域和居家防護要求
1
上班途中如何做?
乘坐私家車、班車上下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分清口罩正反面
金屬條在口罩的上方
雙手壓緊鼻梁兩邊的金屬條
向下拉伸口罩,不要有褶皺
2
入樓工作如何做?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扇霕枪ぷ?,并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入樓工作,并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保持辦公區環境通風
按照七步法洗手
勤洗手多飲水
接待外來人員雙方要佩戴口罩
3
入室辦公如何做?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后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正確戴口罩
辦公環境保持通風
勤洗手多飲水
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4
參加會議如何做?
建議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后場地、家具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開水浸泡消毒。
會議前洗手消毒
會中人與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會議時間過長開窗通風
會后對場地進行消毒
5
食堂進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干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生食肉類。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
餐具必須高溫消毒
避免生食肉食
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6
下班后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洗手消毒
手機鑰匙消毒
保持室內通風
避免多人聚餐
7
居家如何做好防護?
在家中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傳染?
增強衛生健康意識,適量運動、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經常徹底洗手,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居室多通風換氣并保持整潔衛生。
盡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萬眾一心 攻克難關
鐘南山認為,需加快科研工作,為疫情防控提供支撐。他認為,目前對2019-nCoV及其感染特點的認識較少,目前國家、省、市及社會各級力量已經啟動專項研究基金用于2019-nCoV肺炎疫情攻關,亟需加快科研工作,為臨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支撐。
“17年前的SARS持續了近6個月的時間,如今我們的國家在重大傳染病防控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們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盡快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這需要我們一線醫務人員的努力,需要我們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們患者的努力,需要我們全國人民的努力,同時需要各國一起加強合作、攜手應對,萬眾一心、攻克難關?!辩娔仙秸f。
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命名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問題1
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
專家解答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
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命名2019-nCoV。
問題2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專家解答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系。對于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異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問題3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專家解答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問題4
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嗎?
專家解答會。從一些聚集性病例的發病關聯次序判斷,人傳人的特征十分明顯,且存在一定范圍的社區傳播。
問題5
什么是飛沫傳播?
專家解答
飛沫:一般認為直徑>5um的含水顆粒,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為1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飛沫的產生:
(1)咳嗽、打噴嚏或說話。
(2)實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氣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過程中和心肺復蘇等。
問題6
什么是接觸傳播?
專家解答
直接接觸: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播。(1)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2)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臨床表現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并輕度干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癥狀,流涕、咳痰等癥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僅表現為頭痛、心慌、胸悶、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何時就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癥,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表現,并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現(1)發熱(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2)且有湖北等重點疫情地區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湖北等重點疫情地區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就醫時注意事項
1.如果接觸者出現癥狀,要提前選擇有發熱門診的定點醫院。
2.前往醫院的路上及就醫全程應該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應該呼叫救護車或者使用私人車輛運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開車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觸者應時刻保持呼吸道衛生和進行雙手清潔。在路上和醫院站著或坐著時,盡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污染的物體表面都應該用含有稀釋漂白劑的消毒劑清潔、消毒。
6.就醫時,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湖北等重點疫情地區旅行或居住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
眾志成城,全民戰疫!為做好公司即將正式復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體員工身體健康,特送上本防疫手冊,請仔細閱讀~
科學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鐘南山2月2日再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對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學的認識,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區域和居家防護要求
1
上班途中如何做?
乘坐私家車、班車上下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分清口罩正反面
金屬條在口罩的上方
雙手壓緊鼻梁兩邊的金屬條
向下拉伸口罩,不要有褶皺
2
入樓工作如何做?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扇霕枪ぷ?,并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入樓工作,并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保持辦公區環境通風
按照七步法洗手
勤洗手多飲水
接待外來人員雙方要佩戴口罩
3
入室辦公如何做?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后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正確戴口罩
辦公環境保持通風
勤洗手多飲水
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4
參加會議如何做?
建議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后場地、家具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開水浸泡消毒。
會議前洗手消毒
會中人與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會議時間過長開窗通風
會后對場地進行消毒
5
食堂進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干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生食肉類。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
餐具必須高溫消毒
避免生食肉食
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6
下班后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洗手消毒
手機鑰匙消毒
保持室內通風
避免多人聚餐
7
居家如何做好防護?
在家中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傳染?
增強衛生健康意識,適量運動、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經常徹底洗手,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居室多通風換氣并保持整潔衛生。
盡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萬眾一心 攻克難關
鐘南山認為,需加快科研工作,為疫情防控提供支撐。他認為,目前對2019-nCoV及其感染特點的認識較少,目前國家、省、市及社會各級力量已經啟動專項研究基金用于2019-nCoV肺炎疫情攻關,亟需加快科研工作,為臨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支撐。
“17年前的SARS持續了近6個月的時間,如今我們的國家在重大傳染病防控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們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盡快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這需要我們一線醫務人員的努力,需要我們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們患者的努力,需要我們全國人民的努力,同時需要各國一起加強合作、攜手應對,萬眾一心、攻克難關?!辩娔仙秸f。
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命名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問題1
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
專家解答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
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命名2019-nCoV。
問題2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專家解答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系。對于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異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問題3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專家解答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問題4
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嗎?
專家解答會。從一些聚集性病例的發病關聯次序判斷,人傳人的特征十分明顯,且存在一定范圍的社區傳播。
問題5
什么是飛沫傳播?
專家解答
飛沫:一般認為直徑>5um的含水顆粒,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為1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飛沫的產生:
(1)咳嗽、打噴嚏或說話。
(2)實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氣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過程中和心肺復蘇等。
問題6
什么是接觸傳播?
專家解答
直接接觸: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播。(1)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2)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臨床表現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并輕度干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癥狀,流涕、咳痰等癥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僅表現為頭痛、心慌、胸悶、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何時就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癥,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表現,并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現(1)發熱(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2)且有湖北等重點疫情地區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湖北等重點疫情地區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就醫時注意事項
1.如果接觸者出現癥狀,要提前選擇有發熱門診的定點醫院。
2.前往醫院的路上及就醫全程應該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應該呼叫救護車或者使用私人車輛運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開車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觸者應時刻保持呼吸道衛生和進行雙手清潔。在路上和醫院站著或坐著時,盡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污染的物體表面都應該用含有稀釋漂白劑的消毒劑清潔、消毒。
6.就醫時,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湖北等重點疫情地區旅行或居住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
